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史望颖)近日,在宁波经贸学校2025届学生成人礼上,一场由高三学子自主策划的“八月风荷·出尘不染——丹心‘绪’华‘章’”主题展览正式亮相。该展览以宁波籍“红色商人”卢绪章的生平事迹为主线,生动展现其“经商为革命”的传奇人生,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堂浸润式思政大课。
上个月在该校舞台上,一部由师生原创的情景剧《赤子丹心》让观众热泪盈眶。该剧以卢绪章为原型,再现其作为“红色资本家”潜伏国民党高层、为共产党筹措数百万美元经费的传奇人生。当剧中卢绪章身着补丁衬衫与特务周旋时,台下一位观众悄然拭泪——她是卢绪章的外甥女毛雪娣。“领子用马铃薯浆熨挺,内衬却打满补丁,让我想起了家族口口相传的故事。”她感慨道,“这些孩子演活了先辈的风骨,这是对先辈精神最好的传承。”
这场展演也是该校正在推动的《从“行走”到“生长”:基于“行—研—展”模式的思政教育创新实践——以宁波商帮精神传承为例》中“展”的关键一环。
“传统的‘行走的思政教育’通过实地参观、场景体验等方式解决了‘知识从哪来’的问题,但仍存在学生参与度低、实践效能不足等困境。”宁波经贸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俞冬娜介绍,以宁波商帮精神为例,该校开展的一项针对商贸类专业14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:仅12%的学生能说出2个以上宁波商帮代表人物,35%的学生认为商帮精神“与当代脱节”,超过60%的学生对“诚信、报国”等核心价值的认知停留在口号层面。
“症结在于缺乏‘情感化链接’与‘创造性转化’。”俞冬娜分析,为此,该校以创新“行—研—展”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破题:通过行走研学建立情感连接,依托深度研编实现精神内化,最终以展演策展推动价值输出,让百年商帮精神跨越时空叩击Z世代心灵。
据情景剧《赤子丹心》主创教师金奕成介绍,为还原历史,师生团队半年内研读《卢绪章传》等10余万字文献,六赴莲桥第卢绪章事迹馆实地研学。
如何进一步发挥情景剧《赤子丹心》的价值?该校决定举办“丹心‘绪’华‘章’”主题展,并把策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以学生的视角去表达宁波商帮人物故事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。
“作为一所商贸类中职学校,创新开展‘行—研—展’思政教育实践,旨在激活百年商道育人能量,用商帮文化滋养学生成长。”俞冬娜介绍,该模式将通过“益行•行远”——“研读•研编”——“策展•展演”三级体系,构建“实践—内化—输出”的闭环路径,推动思政教育从“个体学习”升维至“社会服务”。
据了解,该校将以卢绪章为起点,构建商帮文化育人矩阵,重点打造9位宁波商帮人物故事系列读本,举办系列商帮人物展,策展的场地除了校内,还将逐步拓展到宁波院士公园、博物馆、社区和中小学等。在展现形式上,将在现有话剧的基础上升级话剧2.0版,同时打造增加非遗元素的原创甬剧版本,用传统文化赋能红色叙事,让百年商帮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